铅酸蓄电池的运行 - 华科电源充电模块维修

铅酸蓄电池的运行

蓄电池在投入运行前,要进行初充电,初充电完成后即转入正常运行方式。正常运行方式分为充放电循环制,定期浮充电制和连续浮充电制。电力系统中均采用连续浮充电制。事故放电后或发现电池不均衡时,需进行均衡充电或补充电。

初充电: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的初充电。充电初期电池端电压较低,电解液密度较小。尽管此时两极活性物质转化效率较高,但极板内密度高的电解液向孔隙外扩散仍较困难。因此,当电池端电压未达2.4V以前,电池内电解液密度的变化仍不明显。当电池端电压达到2.4V以后,由于气体析出使电解液得到充分搅拌,电解液密度变化才明显。初充电电压宜取2.7V.

初充电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4倍即可。当充入电量到3倍额定容量时,电池的端电压及电解液密度的变化已不显著,再充已无济于事。过多的充入电量,只起到将电解液中的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作用,并不增加储存的电量。

初充电采用定电流,定电压二段充电方式,同样具有耗电量少,充电电流利用率高和逸出气体少的优点。

固定型铅酸蓄电池虽然在蓄电池厂内极板已经过化成,使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成棕色的二氧化铅,负板板上的活性物质变成灰色的绒状铅,极板是带有电荷的,理论上只需充入电解液即可使用。但由于化成后的负极板在干燥过程中绒状铅易与空气中的氧化合,生成一氧化铅而失去电荷,尤其在潮湿的空气中,这种化合作用更为显著。所以,固定型铅酸蓄电池注入电解液后仍需要进行初充电才能投入运行。

阀控式密封电池是一种湿荷电电池,这种电池极板的化成时间长,并经过特殊处理和严格工艺控制,能保持极板上的电荷,并且出厂前注入了电解液,在使用前只需进行补充充电即可投入运行,而不需施加较高电压进行初充电。